不達標恐出局
此次公示,阿斯頓·馬丁、保時捷、本田、克萊斯勒、雷諾、鈴木、日產、現代、通用(中國)等12家進口車企均被列入“不達標”之列,占進口車企總數的44%。“如果不及時出臺調整方案,部分進口車企必然會面臨一系列懲罰措施,有些企業(yè)甚至將面臨淘汰危機。”有專家指出。
采訪中記者了解到,造成進口車油耗高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:首先是目前乘用車油耗核算方法不利于進口車。按照2012年6月28日,5部委聯合發(fā)布的《國務院關于印發(fā)節(jié)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(yè)發(fā)展規(guī)劃(2012—2020年)的通知》(以下簡稱《通知》)第七條規(guī)定:“同一汽車生產集團公司下屬有多個獨立法人乘用車生產企業(yè),且集團公司對這些企業(yè)具有實際管理、控制權,經集團公司申請、工業(yè)和信息化部會同相關部門研究同意,可作為一個核算主體統(tǒng)一核算乘用車企業(yè)平均燃料消耗量。”而大部分進口車,高油耗居多,這必然造成其平均燃料消耗量偏高。
眾所周知,車型的平均油耗跟企業(yè)的車型結構有關系,一般油耗高的都是豪車、跑車或SUV,低油耗的都是微型車。造成進口車油耗偏高的另一原因是進入中國的產品結構有問題。很多海外車企為迎合中國消費者的喜好,將大排量豪車、跑車及大排量SUV引進中國,高油耗進口車肯定無法讓它們的油耗快速降下來。
用技術創(chuàng)新降油耗
按照《通知》要求,2015年和2020年我國乘用車產品平均燃料消耗量要降至6.9升/100公里和5.0升/100公里。王存擔憂地說,這意味著接下來的兩年,進口乘用車企業(yè)的平均油耗需要年均下降2.98%,隨后的5年需要年均下降6.2%,對比前一年1.3%的下降速度,進口乘用車企業(yè)面臨著很大的壓力。
王存分析,通過對于提前達標企業(yè)的達標技術路徑分析,要想降低油耗主要是要通過技術創(chuàng)新。與國產車相比,進口車大多是高排量產品,面臨的油耗壓力較其他品牌肯定更多。因此,眼下各大進口車企已經開始借助新能源車降低平均油耗。他說,目前主流技術途徑有4種:一個是小排量渦輪增壓發(fā)動機,如沃爾沃、大眾、斯巴魯等大多數企業(yè);其次是雷克薩斯、英菲尼迪、謳歌等日系豪車將推新重點放在了混合動力車型上,以發(fā)展混合動力的方式降低油耗,據了解,目前雷克薩斯混動比重已達26.8%;另外還有柴油化和汽油自然吸氣發(fā)動機優(yōu)化,2013年路虎產品幾乎全系裝配柴油發(fā)動機,去年柴油版車型銷量已占據總銷量的34%。馬自達則選擇了汽油自然吸氣發(fā)動機優(yōu)化。
調整進口結構降油耗
降低油耗的另一個途徑就是調整中國市場發(fā)展目標結構,王存表示。大都海外車企將自己的高端大排量送進中國市場,所以,讓他們的油耗平均下來難度可想而知。在越來越嚴格的政策要求下,各大豪華車企調整產品結構的速度也在不斷加快。
據了解,大眾汽車近日宣布,將大力發(fā)展插電式混合動力車,奧迪和保時捷也均將推出相應產品。沃爾沃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S60L計劃于明年上市。雷克薩斯表示,今年公司旗下混合動力產品銷量比重將提升至30%。據中國進口汽車貿易有限公司統(tǒng)計數據顯示,2013年雷克薩斯混合動力車型進口量的占比為26.8%。其中主銷車型之一雷克薩斯ES300h的官方綜合油耗,僅為5.4升/百公里。去年路虎的平均燃料消耗量實際值為9.72升/百公里,優(yōu)于目標值10.65升/百公里。這主要是其柴油產品比重不斷提升的結果。統(tǒng)計數據顯示,去年柴油版車的銷量已經占據路虎品牌總銷量的34%。(記者 王 輝)
(來源:中國質量報)